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新季大豆优良率提升 食用豆供应格局宽松(2)

  因此,许多收购商歇业。皖北各地从9月23日出现小面积收割,区域间收购同步启动,开秤价多在4200~4300元/吨之间。受外围价格影响,这种收购价显然偏高。各地装车价在4300~4320元/吨,没有明显利润,且市场仍不接受,收购压力逐渐体现,调整收购价是当务之急。

 

  从安徽北部产区情况看,节日期间各地收购集中显现,建议收购商尽可能在调整收购价的同时,要严格把控质量和水分,以免市场在观望加剧后入市迟缓,以致发热劣变造成经济损失。

 

  江苏:

 

  外围影响较大   高价很难支撑

 

  江苏南部产区南通、盐城、东台、大丰、滨海、阜宁、淮安等地,从新豆上市以来价格均处于偏高状态。连日来,各区域价格也陆续呈现跌势,但在外围    引领的跌势加剧后,上述产区与外地的价差仍体现出较大“鸿沟”。依据其他产区质量而论,现行价格已失去优势,市场承受能力仅对部分品种有一定倾向,对主流价格明显排斥,由此引发的跌势不言而喻。

 

  北部的睢宁产地已陆续开始收购,价格多参考毗邻的安徽宿州等地行情,目前看依然偏高,调整是近日趋势。沛县今年受播期影响,国庆节期间才能小面积上市,不宜因减产而抬高收购价格,因外围粮源充足。上述南部区域“大乳白”“翠扇”“腐豆”类品种,近一周继续表现跌势,由初期的5400~5440元/吨跌至5100~5160元/吨;其他“杂花豆”价格各地继续调整,由最高时的4960~5000元/吨跌至4760~4800元/吨,市场接受度仍较低。许多收购商对这类货源“有订单就收,没订单就弃收”现象增加。部分区域近日已有收购商从河南拉豆进行掺兑,将对该范围整体行情带来影响。同时,市场经营商花高价买来掺兑货,其出浆率明显下降,更会让市场对质价背离产生畏惧情绪。

 

  北部徐州市睢宁产区收购价4200~4240元/吨,装车价4300~4360元/吨,这种“不高不低”的价格,市场入市不明显,收购商目前已谨慎收购,收购价开始有下调倾向。

 

  东北:

 

  商品优良率升   入市心理谨慎

 

  东北部分区域新季大豆开始陆续上市,从已上市的豆源质量看,商品优良率大幅提升,蛋白含量多在39%~41%之间,各地实收单产略有下降,而总面积比去年大幅增加,能达到优质标准的商品豆源或比去年增加200万吨,国庆节期间上市范围将大面积扩展。气象预报显示,产区近期天气更加有利于收获,使大豆成熟度一致,色泽、感观均会给商品性提升助力。

 

  产区已收获的区域,贸易商收购也同步展开。随着各地大豆商品率大幅增加,收购主体入市比较谨慎,各区域对开秤收购价比较敏感,除优质类“东升”系列品种收购价在3660~3700元/吨外,其他常规类品种均试探性地小量收购,有的甚至暂不收购,观望其他网点动向,这类贸易商多为大户型。一旦价格出现高开,一天数十万斤豆源入仓,则会多出上万元的损失。从目前价格走向来看,这种操作比较可行,但不可能迟迟不入市,国庆期间这类主体会陆续进入收购状态。

 

  产区短期内缺乏较多的入市主体,对收购价格纠结,观望情绪明显,关内行情急剧下行,按东北现行的装车报价3660~3700元/吨,向下游输入,与关内大豆价差缩小到历年同期的最低值,市场接受度偏低。因此,现行价格与市场心理价位还有一定差距,产区已有部分区域贸易商收购价调整到3400~3440元/吨,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市场期待国储尽早参与轮换储备收购,以减轻产区集中上市压力,但中储油公司今年的入市收购或推迟到10月下旬,收购总量也不乐观,预计收储量在40万~50万吨之间,产区压力缓解不明显。益海、象屿及期货收购是产区未来一段时间的关注焦点。总之,后期或经历连续两个月以上的低迷行情,东北产区贸易商需做好心理准备。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