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粮改饲:改出种养共赢新格局(2)

  粮改饲实施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各种融合模式,打造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养殖场为基础的现代畜牧产业化联合体,让农民参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过程。甘肃省安排项目资金3.1亿元,将粮改饲、全产业链建设和草食畜牧业项目协同推进。河南省每年安排2.3亿元,推进三产融合和种养两端绿色协调发展,促进种养业转型升级。河北省和河南省的青贮贷、山东省的鲁担惠农贷,充分发挥投资担保公司作用,联合乳品加工和肉牛屠宰加工龙头企业,为养殖场收购全株青贮饲料和大型青贮收获机械配备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帮助养殖场解决全株青贮收贮资金难题。

 

  通过粮改饲实施,一批“政府+信贷+合作社”“养殖企业+种植大户”“养殖企业+种植合作社”“养殖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模式涌现出来,开展生产、技术、采购、仓储、物流、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合作服务,既解决了销售难、收储难的问题,也带动了专业化饲草机械收获、拉运以及农机市场等第三产业的兴起,更促进了规模化生产。

 

  目前,我国试点省区专业化服务组织达801家,养殖合作社达4210家。内蒙古创新收储模式,促进种养加互利共赢,推行整县整乡整村推进收储模式、“农户种植+第三方配送+养殖场”集中收储模式和专业收储企业集中收储模式,既解决了种植户标准化生产和产品销售问题,也为养殖企业形成稳定的饲草供应链和节本增效创造了条件,确保生产出来的饲草料销得出、用得掉、效益好,实现了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和一二三产业融合。河南在粮改饲试点项目带动下,试点区域青贮饲料联合收获机等现代装备数量快速增长,专业化生产服务组织快速发展,“耕、种、收、贮”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大幅度提高,专业化的生产服务机制初步形成。甘肃省环县荟荣草业公司与养殖企业签订饲草供应合同,与种植户按每亩补助200元签订订单种植合同,有效扩大了饲草种植面积,促进了全县牧草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发展。

 

  实践证明,粮改饲政策顺应了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有力拉动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节本提质增效,实现了种养双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