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武威市现代农业发展综述(2)

  让城里人闻到花香,让农村人在家门口赚钱,这幅令人向往的场景,凉州区永丰镇的普康田园综合体示范园通过花田催生“美丽经济”、戈壁农业拓“钱”景的方式得以实现。

 

  金秋八月,丹桂飘香,绿色掩映下的示范园彩旗飘扬,高朋满座。公司总经理杨清说,普康田园综合体示范园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按照“种养循环”的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目前已建成存栏达3万只的种羊场、5万吨的反刍动物饲料加工厂、年产10万吨的有机肥厂、日产2000立方米的沼气生产厂,完成1000亩的戈壁滩绿化,建成有机蔬菜实验基地200亩、实验性健康五谷种植基地300亩。

 

  浓郁的酱菜香味,满院的青灰酱缸……晨曦初露,微风不燥,黛青色山脉静谧地卧在远处,这似乎是一部乡村电影的画面。其实,这是位于武威工业园区的武威嘉禾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及牛肉产品深加工项目现场。

 

  嘉禾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新型业态经营,并定点对接到加工销售一条龙,订单式采购,带动当地3000余农户从事种植、养殖,带动周边农民种植15万亩以上蔬菜作物。

 

  近年来,我市坚持自建与外引两手发力,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壮大家庭农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做大做强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好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加乘效应,黄土地正一步步变成“金土地”。

 

  位于民勤县苏武镇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柏油路四通八达,一进基地,瓜果飘香。日光温室里,油桃、银蒂、人参果、草莓大好,簇拥枝头。

 

  好产业带动了群众增产增收,民勤县东坝镇上杰村六社的赵一柱就尝到了日光温室瓜菜种植的甜头。去年他在园区内承租了10座大棚,全部种植西红柿。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今年年初市场上西红柿销售异常火爆,每斤价格在2.5元以上,精品西红柿最高能卖到每斤3元。

 

  “以前大家各种各的菜,各跑各的市场,菜质量上不去,还卖不上好价钱。现在我们成立合作社,大家抱团发展,通过有机肥种植,生物防治管理,提高了蔬菜品质和效益。”陈英喜成立西部农林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吸纳群众参与抱团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园区将积极创新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经营,探索和创新农业经营新模式、合作社发展的新路子,力争使园区成为带动城乡发展的城郊农业典范、助农增收的新高地。”

 

  产业园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边接着城市、一边接着农村,是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负责人曹文涛说,如今,一些现代农业产业园已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场。

 

  用工业化理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扩大新型经营主体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通过引进德青源、康美、中天等外域龙头企业,扶持壮大普康、顶乐、凯伟、天润等本土龙头企业,畜禽屠宰加工能力达到280万头只。通过建设全产业链生产模式,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屠宰加工畜产品达到7.76万吨,加工外销量达到4.26万吨。目前,全市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92户,其中,国家级4户、省级60户。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223家。

 

  如今,在武威,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已成功代替了小农生产、分散种植、粗放经营、人畜作业的传统模式。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让农民的钱包更鼓了,腰杆更挺了,生活幸福指数更高了。

 

  品牌化发展激活现代农业新引擎

 

  在农业生产、销售逐渐变为买方市场条件下,农业市场开拓、农产品流通更需要市场化改革来推进。专家认为,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加强市场组织体系建设,完善品牌建设标准体系,加强品牌培育,提高市场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为加快提升特色农产品的整体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经过前期市场调研、专家评估、会审论证以及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2018年11月下旬,民勤县推出“民清源”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民清源”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致力于推介民勤优质、绿色、有机农产品给广大消费者,全面提升民勤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形象。

 

  品牌是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纽带。产品到了市场上,消费者只有通过多次的购买、使用,才能了解这个产品、认识这个品牌。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