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七千亩蔬菜基地收成好
时间:2019-09-22 06: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日期:2019-09-20 来源:忠州新闻网 浏览:223 任家镇位于忠县西南部,是森林大镇、移民大镇、蔬菜核心产区。全镇幅员面积71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有7024户2.5万人。
近年来,任家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蔬菜、柑橘、花椒产业已成为拉动该镇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三驾马车”。
2018年,任家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062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580万元,农业增加值实现13232万元,工业增加值实现86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247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595元。
昔日小山沟,今朝新名片。
改革开放以后,任家镇大量劳动力外流,沿河的土地撂荒情况严重,加上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每逢雨季,部分河堤便会被冲毁,河水灌入田地,农作物大量减产,在打击农户耕作积极性的同时,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解决大量劳动力外流和洪水损毁农作物的“老大难”问题,任家镇党委、政府结合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源优势,于2009年开始在任家村、中河村发展蔬菜产业,并借助国土整治项目近1000万元资金,新建6座便民桥、25公里人行便道。如今,任家村、中河村成立了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有西红杮、茄子、糯玉米、水果番茄、黄花等21个品种的蔬菜,蔬菜基地年产各类蔬菜8000余吨,年产值达7000万元,受益社员超过1600名。同时,该镇以蔬菜产业为引领,发展花椒3000余亩,红心柚、猕猴桃、青脆李共2000亩,柑橘1.3万亩,以“农户+专业合作社+企业”模式种植黄桅子、金银花等中药材500余亩,惠及农户共计4940户。
“目前,我们拥有蔬菜种植面积7000余亩,不但成为忠县蔬菜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还丰富了城区居民的‘菜篮子’。”任家镇党委书记何国辉说。
医疗服务,惠及千家万户。
“现在,我们的医疗条件大大改观,感冒之类的病在村卫生室开点药就能解决,稍微严重一点的病到镇卫生院住院治疗,那里经常有县城的医生坐诊。”任家镇中河村村民刘成俊高兴地说。
1992年,任家镇在卫生院现址新建一栋600平方米的业务大楼,病人就医环境得到改善。2008年,任家镇投入200万元在忠丰公路旁新建一栋1000平方米的卫生院业务大楼,方便群众就医。2014年,得益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对口支援,任家镇卫生院新建了一栋1500平方米的综合业务大楼。2015年,中国初级保健基金会为任家镇卫生院捐赠价值404万元的医疗设备,让任家镇卫生院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近年来,任家镇卫生院逐渐成为县、市基层卫生院的样板。在全县率先建成智能健康体检中心,依托镇敬老院建成医养结合站,实施建卡贫困户“一站式”便捷结算医疗救助。还接受全国医改(西部地区)新闻发布会参会代表及新闻媒体到镇现场调研、采访,医改经验被央视、重庆卫视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2015年,任家镇卫生院成功创建为一级甲等医院。
2016年,任家镇卫生院被原国家卫计委评为“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2017年,运用独创“42122”工作法,中河村家庭医生团队被原国家卫计委评为重庆市唯一一个农村“全国优秀家庭医生团队”。
2018年,在忠县“名医、名院、名院长”评选活动中,任家镇卫生院获评“名医院”,医院护士长刘向红同志获评“名护士”。任家镇卫生院从以前一个只有7个人组成、业务面积不足60平方米的联合诊所,发展为现有在岗专业技术人员41人、业务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乡镇一流卫生院,护佑着当地及附近丰都部分乡镇群众的健康,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群众住好房,生活比蜜甜。
“你看,这就是我家的房子,有106平方米。”近日,铁山村二组村民关雁先高兴地带着记者参观新房。
关雁先今年72岁,一家6口人以前一直居住在两间不足6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因房屋年久失修,一遇下雨,到处漏雨。这种居住环境,成为老人心里多年的痛。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西藏甲谷乡蔬菜大棚基地发展
- 下一篇:与远见者同行,谁将成为中国蔓越莓红利的分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