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首议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先行示范(2)
时间:2019-09-21 03: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7月24日,中央深改委发布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意见》和《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成为本次论坛的核心与指导。
论坛中,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华锋主持的圆桌对话,就港药落地先行示范创新、推动深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及与港澳合作、深港合作中医药先行示范创新、中药全球化中的质量标准控制、中医药现代化的科技再发现等问题进行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将会议的气氛推向高潮。 常巨平副主任在发言中谈到,目前中医药的发展瓶颈在于传承与创新两个方面,而传承和创新都是我们国家未来在研究中医药发展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我们需要完善中医药法律法规、建立标准体系,在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政策背景的扶持下,联合三地力量,提速中医药创新科技高地建设,推动中医药的科研创新、人才培育及产业发展。希望大家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王夏娜书记在演讲表示,深圳一直走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列。对于这次国家提出的先行先试,深圳是早有准备的。为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特别是推进与毗邻香港科技合作,深圳市已经成立了相关工作小组,在今年六月就提出了要加快推进首批先行先试政策落地的指示,并同时对香港和内地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业界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着力开展港药落地先行示范创新工作,希望将香港的中医药资源开放给有需要的内地群众。王夏娜谈到,深港两地已有多家高校和企业参与共同创建了深港大健康产业联盟,并将建立专家智库,融合高校、研究团队及人才资源,打造深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品牌;要完善中药材指纹图谱等一系列标准,指导道地药材的种植、加工及销售等环节,构建符合国际规范、开放共享的中医药市场。 卢毓琳主席谈到十分赞同让香港中医药企业在内地开花的提议。香港在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上已经走了20年,“港标”也已经取得了世界上多个国家的认可,但在产业和科研方面,希望得到更多政策的支持。卢毓琳主任还表示非常愿意为这个领域服务,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努力,把大湾区中医药产业做到最好。 毕开顺校长表示中医药技术从70年代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新的鉴别技术层出不穷、不断更新。但是许多科学家都将关注点放在了研究某个药材的有效成分,却在过程中缺乏了中医理论的指导。毕开顺校长还提到,中医药发展还需要政策、法规的指引,希望在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以及国家对推动我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两项政策驱动下,将两地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 金世明教授提到创新发展的前提是继承,为了更好的继承中华民族之瑰宝——中医药,我们需要掌握中医药的核心技术以及标准的制定权。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和标准,我们才能继承中医药,掌握中医药领域的主动权。金教授,认为我们不应该以西药的“面包标准”、“刀叉标准”来衡量中药的“筷子标准”并认为不对,中医药几千年的临床经验已经证明了中药的安全有效,所以中医药应该有自己的标准。 嘉宾们讨论时还提到,国际上一些国家对中药、自然药及草药采取宽松的管理办法,借得我们借鉴。比如日本的汉方制剂实行目录管理,考虑到这些基本处方已经经过中国千百年的医疗实践,基本认可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故日本中药的市场化做的更快更好。另外,欧盟实行的《欧盟传统草药指令》,给一些拥有长久历史的草药制品提供一个专门的、简化注册程序以替代临床前实验数据和临床试验数据。这个简化程序包括提供有关文献资料或专家证言,或者提供该制品在申请之前已经拥有超过30年的药用历史,其中在欧盟使用至少有15年的数据等。目前,国家赋予了深圳先行示范的重任,香港的中药品质优秀,深得内地人民的喜爱,因此,开展香港已注册中药进入内地注册审批先行示范,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希望这项政策创新能借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以及国家对推动我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驱动,利用深圳与香港毗邻的优势和产业合作的便利,通过推动港药落地先行示范,实实在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创新,为国为民贡献力量。 中医药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大好时机,行业创新助力粤港澳合作发展 论坛邀请的专家学者都是我国中药行业的著名科学家,大家就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