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猪肉市场提高抵御外部冲击能力应着力解决五方面难题(2)
时间:2019-09-11 14:3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要适时投放中央储备冻猪肉和牛羊肉,特别是在中秋节、国庆节即将来临之际,要加大中央和地方储备肉投放,增加肉类市场供应,保障居民消费。”路红艳认为,农户方面,还要通过鼓励畜禽、水产品养殖,扩大牛羊肉、鸡肉、水产品等猪肉替代品供应;同时,适当扩大猪肉进口规模,缓解猪肉市场供应缺口。
“猪肉供给不能完全交给市场,政府应在确保猪肉供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伍振军建议,可改变目前以省为单位划定疫区的情况,改为以地级市为单位划定,出现疫情,禁止跨地级市调运生猪。“从目前看,禁止跨省调运生猪的禁令过于严格,过于粗放。而以地级市为单位划定疫区,可规定在地级市以下,某县区发生疫情,由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公里的区域和周边县定为疫区(如周边县在邻省,也可定为疫区)。如此将有效缓解生产大省生猪压栏,需求大省销区供应短缺问题。”
在胡雪看来,做好价格监测与稳定工作同样重要。一方面,要加强生猪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制定生猪市场应急保供稳价工作应急预案,并对生猪生产及市场情况密切跟踪监测。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和串通涨价等不法行为。
猪肉市场如何提高抵御外部冲击能力?
“抵御外部风险,应从做大做强生猪产业链这一根本入手。”胡雪告诉记者,非洲猪瘟事件暴露出我国生猪养殖存在硬件设施不佳、养殖技术不强、养殖制度不完善、养殖环境不优、各类防疫措施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我国亟待推动生猪产业链转型升级。
路红艳同样认为,为提高猪肉市场抵御外部冲击能力,要加强猪肉供应链、产业链体系建设,采取加强猪肉供应链整体战略规划、利用大数据精准预测供需状况引导合理化养殖、推动规模化与标准化养殖等措施,推进种植、养殖、屠宰、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协同联动发展,促进各环节形成利益共同体,营造良好的猪肉供应链生态环境。
具体而言,伍振军表示,猪肉市场提高抵御外部冲击能力,应着力解决五方面难题。一是种业方面,要改变目前大部分猪种依靠进口的局面,培育国内大型猪种企业。二是成本方面,我国生猪养殖成本偏高,尤其是饲料成本高于国际水平,应对此进行改善。三是防疫方面。应完善公共生物安全体系。伍振军告诉记者,我国存在大量生物安全防疫不达标的中小散户,是感染非洲猪瘟的高危群体,也是各种疫情传播链条的重要一环。必须尽快建立起公共生物安全体系,加强生物安全控制。四是生产方面。应建立猪肉价格稳定机制,稳定国内猪肉产量产能。加大猪肉储备力度。五是进口方面。广开渠道,合理增加进口来源,满足国内猪肉需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