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522号(农业水利类297号)提案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产品现货市场与产业电商对接的提案收悉。经商商务部、银保监会、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农产品产业电商得到较快发展,各地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涌现出“正阳模式”等一批产业电商发展模式。“正阳模式”通过对接渤海商品交易所产业电商平台,将分散的种植户集中起来,实现了消费需要与农民种植意愿的直接对接,有力推动了农产品上线销售,提升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增效,对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电商发展有着重要参考作用。

 

  一、关于统筹规划,加强产业电商顶层设计

 

  近年来,我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推动农业农村电商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一是关于促进电商发展的政策措施。印发《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关于深化农商协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实施农业电子商务试点等试点项目,基本构建了促进农业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试点推广了一批农业农村电商模式,推动了农产品电商上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一批农民增收和一批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二是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商务部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抓手,积极推动跨境电商平台建设,加强横向协作、纵向联动,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了以“六体系两平台”为核心的政策框架,形成了创新监管模式、改善物流金融服务等12方面可复制推广的成熟经验做法,面向全国复制推广,并鼓励综试区利用跨境电商带动当地外贸发展。依托天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吸引大批跨境电商平台落户,2018年新培育电商主体近千家,并创新eBay、中信保、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三方合作模式,为企业授信超5000万美元,实现出口额超过2亿美元。

 

  二、关于加快特色农产品现货市场建设,实现要素自由流动

 

  我部、商务部等部门推动特色农产品现货市场与产业电商对接,实现区域性要素市场一体化。一是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先后印发了《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纲要》《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开展田头市场示范点建设,初步形成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产地、集散地与销地相衔接的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截至目前,支持建设了53个田头市场示范点,启动建设13个全国性农产品产地市场。二是强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支撑。2014年起,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开展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累计安排资金174.42亿元,共支持1016个示范县,重点支持示范县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加快质量保障体系建设。2014年起,我部组织实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2017年起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并开展整省推进示范,2018年整省推进示范范围扩大到18个省份。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建成运营益农信息社27.2万个,累计培训村级信息员78.6万人次,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公益服务9579万人次,开展便民服务3.14亿人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44亿元。三是加快推动“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业标准制定。加强对“三品一标”产品审核把关和证后监管,突出抓好关键点、高风险产品审查,确保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质量。开展定点检测机构能力提升行动,组织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快农业标准制修订。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三品一标”获证企业达到58422家,产品总数达到121743个,制定发布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4077项。四是组织开展产销对接行动。我部印发了《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实施方案》《关于组织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对接”专项行动的通知》等文件,大力开展电商产销对接活动。2018年,组织实施“全民购物节”,直接带动贫困地区在内的农村优质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超过200亿元。组织开展“110”网络扶贫创新活动,确定10个核心示范县,辐射带动100个县,利用电商直播等新模式,促进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销售,宣传乡村旅游、文化资源,打造农业区域品牌。

 

  三、关于支持产业电商平台建设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