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牡丹江:“蔬菜村”念的一本生意经(2)

  2017年,村党支部因地制宜、因户制宜,从出租村集体机动地发展蔬菜产业,村集体每年收租金5万元开始,又逐年发展了小笨鸡养殖、大鹅养殖,党支部负责联系销路。集体一点点有钱了,党支部又将村机动地入股,各方整合资金60余万元,党员带领村民在组建了有机蔬菜合作社、药材种植合作社的基础上,村“两委”又成立了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村集体以地入股,大户投入加村民劳务入股”方式,吸纳65户农户入股产业合作社,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同时,利用城中村优势,在交通、资源等方面较为便利,全村规模发展优质奶香马铃薯200亩,苍术25亩,大红袍菇娘5亩,大棚育锦绣黄桃等苗5亩。种植大棚刺老芽、大叶芹、猴腿、小根蒜、婆婆丁,柳蒿芽110亩,做到了特色产业全覆盖。

 

  特色产业增效益

 

  “农民的腰包鼓了,干劲就更足了。”杜英莲说,经过近3年的努力,镇北村村集体已经在机动地里看到效益。2018年发展的奶香马铃薯,仅当年就实现经营收入20万余元,村集体实现收益7.5万元,村民户均创收1万余元,从而实现了“土地入股地生钱,资金入股钱长钱,劳力进园挣小钱”。镇北村奶香马铃薯喜获丰收,为叫响这一品牌,成功举办了以“农商联动·合作共赢”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林口奶香马铃薯节”,汇集国内经销商参加庆典,与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聘请农业专家亲临现场指导,“以薯为媒,广交朋友,活商扩市”的马铃薯宴深受赞誉。2018年,镇北村成立了产业示范点,吸引周边市县村干部到镇北参观学习,交流经验,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的先进做法。

 

  杜英莲说,今年,平贝、苍术、刺老芽等特色产业陆续开始见效益,村集体预计实现收入25万余元,反季山野菜项目预计收益50万余元,通过电子商务、微信、微博等平台,打出品牌,拓宽增收渠道。

 

  富了的村集体,经过几年时间,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实现了全村范围内的通村、通组、通户道路的水泥硬化,兴建了200多平方米的党员活动场所,又兴建了1000平方米的娱乐广场,如今的镇北村,今非昔比,不但摘掉了“三无村”的帽子,而且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村、示范村。

 

  红升村的“中堂文化”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林口镇红升村是被鲶鱼河和兰花河环绕的小村。村子里的空气清新,道路整洁,民风淳朴,宁静而安逸,怪不得曾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四星级村,国家级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省级卫生先进村,等多个荣誉称号,而村里的“中堂文化”更是一绝了。

 

  张景学家的骄傲

 

  走进村民张景学家的家中,屋内的摆设整洁利落。在正屋墙上的正中间,挂着一幅山水画,两侧用毛笔印刷体写着“家居青山绿水畔人在春风和气中”字样,中堂画美观亮堂,与张景学一家人友好、憨厚的笑脸很相配。“虽然只是一幅画,可这不是谁家都有的。”张景学有些自豪地说,两年前,镇里免费给村民裱画,宣传的都是和谐、孝道,弘扬正气的中国文化,当时村里选到了他,让他乐得合不拢嘴。张景学说,这幅字画放在中堂正中央的墙壁上,不但美观,更展示了一家人和和睦睦,蒸蒸日上的好日子,一般人还真捞不着。

 

  据红升村书记赵树宏介绍,为了活跃农村的中堂文化,两年前,县里把“中堂文化”选在了咱们红升村。这些书画可不是谁家都能挂的,村里主要挑选家庭和睦,环境卫生,生活红火的村民,另外还要有一定的空间来悬挂中堂画。经过村里的精挑细选,才选到了这40户村民,这幅画,对于村民来说,是件荣耀的事儿,有的村民家里没挂上画,还有些遗憾呢!

 

  据介绍,为了对村民进行道德素质教育,传承文明全覆盖。红升村在去年将原来村里的村规民约进行了细化,并落实到每家每户,以加强社会公德、文化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德”建设为核心,每月开展集中志愿服务活动,在七.一来临之际组织党员进行义务劳动、义务帮扶等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将道德教育融入到村民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

 

  选中堂文化村的理由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