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 现代农业擘画新蓝图(3)

  从经济作物生产来看,棉花、糖料等也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棉花向优势产区新疆集中。随着国家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新疆棉花生产不断扩大。2018年新疆棉花产量511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比重达83.8%。糖料向广西、云南和广东3省(区)集中。2018年广西、云南和广东3省(区)糖料产量合计为10346万吨,占全国糖料产量的86.7%。另外,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苗木、烟叶、茶叶等产品生产也都形成了优势区域和地区品牌。

 

  (三)农产品品种结构不断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快速发展

 

  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18年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比为30%,节水小麦品种面积占比为2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持续稳定在96%以上。截至2018年底,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12.2万个。农业绿色发展不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成效明显。2018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5653万吨,比2015年减少369万吨,下降6.1%。2018年全国农药使用量150万吨,比2015年减少28万吨,下降15.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4%,农用地膜回收率达到60%。

 

  三、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显著提高

 

  (一)农田水利条件明显改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

 

  国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兴修农田水利,深化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农田灌溉条件明显改善。据水利部统计,2018年我国耕地灌溉面积10.2亿亩,比1952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1.9%。深入开展“沃土工程”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4亿亩,完成9.7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二)农业机械拥有量快速增长,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

 

  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主要依靠人畜力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转变。1952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仅18.4万千瓦,拖拉机不到2000台,联合收获机仅284台。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业机械拥有量快速增加,农作物机械化率大幅提高。2018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0亿千瓦,拖拉机2240万台,联合收获机206万台。2018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其中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农业机械拥有量较快增长,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也逐步把农民从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高强度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

 

  (三)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科技驱动作用增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坚持科教兴农战略,不断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超级稻推广项目等持续推进,科技在农业生产中推动作用日益增强。据科技部资料,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比2005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受过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467万人。

 

  四、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完善

 

  (一)农村土地流转深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三权分置”制度的确立,农村承包地更加有序流转。2004年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为0.58亿亩,到2018年,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过了5.3亿亩。农村土地流转有力地推动了农业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在规模、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引领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2016年耕地规模化(南方省份50亩以上、北方省份100亩以上)耕种面积占全部实际耕地耕种面积的比重为28.6%。2016年末规模化(年出栏生猪200头以上)养殖生猪存栏占全国生猪存栏总数的比重为62.9%,家禽规模化(肉鸡、肉鸭年出栏10000只及以上,蛋鸡、蛋鸭存栏2000只及以上,鹅年出栏1000只及以上)存栏占比达到73.9%。

 

  (二)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现代农业活力增强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