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安徽农村污水治理 如何提质增效(2)

  烈日下,一排生物转盘正悄然运转,偌大的厂区并没有多少工人。这是7月23日记者在南陵县许镇污水处理厂看到的场景。该厂于去年底运营,日处理能力达1万吨,可覆盖许镇中心镇区4.6万人。污水经初步处理后,与转盘中的微生物群落相互作用得到净化,再通过泥水分离、过滤、紫外线消毒等步骤,达到城镇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准。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应实现设备化、程序化和简单化,以解决二次污染、人才缺乏、设施闲置等难题。”负责许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的鲁控久基(南陵)水务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玉华告诉记者。占地面积约25亩的该厂,仅需要6名工作人员负责中控室值班和日常巡视,主要流程均实现自动化处理。

 

  除了采用新技术,南陵县近年来在农村水污染治理中坚持规划先行,由短期投入向长期保障转变。“我们统筹资源要素,抓好规划建设,并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建设、管护精准衔接。”该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陵县建立县、镇、村三级包片整治制度,镇村成立专业整治队伍,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月通报、月调度”等制度,常态化监督考核,实现了前期抓基础投入、后期抓常态管养的模式。

 

  为解决农村污水治理多头管理问题,今年以来,铜陵市义安区有序开展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改革,强化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一支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环保队伍正在形成工作合力。目前,该区已治理30条农村黑臭水体,9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96%。到今年底,义安区有望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的目标。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