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亮剑”护航伏季休渔(2)
时间:2019-07-29 17:40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据统计,五月以来,青岛市严格落实伏季休渔制度,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实时监控渔船动态,及时处理群众举报,加大伏休执法工作力度,海上严查陆上严堵,休渔秩序保持稳定。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查处违规渔船310艘,罚款166万元,没收渔货物2.13万公斤;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农贸市场410处次,出动执法人员374余人次。
执法尺度有多严?
长期以来,偷渔、滥捕等不法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犯罪成本低、执法依据不足。如何让执法尺度严起来?依据什么来罚?怎么罚?针对这些问题,山东各地不断进行探索。
在荣成市,当地通过推进海洋渔业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让联合奖惩在渔船管控中发挥效能,营造海洋与渔业领域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
2018年伏休期间,荣成市将鲁荣渔58837/58838、55089/55090等16名严重违规渔船经营人纳入山东省违规渔船“黑名单”和违规失信渔船管理“黑名单”,依规扣除当年度渔业生产成本补贴,申请吊扣捕捞许可证6个月,吊销船长职务船员证书,同时作为不良信息记入市级个人信用档案,信用等级直接降为D级;取消16名船东评先选优资格,并在项目申报、融资贷款、市场准入等10个领域予以限制,并通过“红黑名单”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曝光;有30名船东因涉渔违规,受到不同程度的信用扣分、降级处分;20名热衷社会公益事业的个体船东,获得诚信加分,同时每人获得2艘次入海作业指标。
“荣成已为2000多艘渔船、1000多名船东和2000多名船员建立了信用档案,出台了《荣成市涉海涉渔企业、渔业合作社(协会)、渔船船东征信管理实施细则》,与发改委、安监、财政、市场监管、经信等11个部门签署了《关于对海洋与渔业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实施跨行业信息共享、信用联管模式。”荣成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王常东说,今年又有6名船东受到信用惩戒,在全市伏休管理中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而在莱州市,当地通过探索“行刑衔接”,增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让不法分子从“不敢偷捕”到“自觉守法”。
今年6月13日,渔政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后,在辖区内土山镇北部海域,将利用拖拉机作为动力使用禁用渔具水冲耙刺捕捞蛤蜊的4名人员现场抓获,查获涉案蛤蜊650公斤。4名涉案人员在伏季休渔期间使用禁用渔具非法捕捞行为,触犯了相关刑法,渔政机构将其移交公安机关实施了刑事拘留。
莱州湾浅滩资源丰富,埋藏在潮间带的蛤蜊也让不法分子“垂涎”万分。为了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渔政机构与海警、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形成了打击海上违法行为的强大合力。“针对海警机构与地方公安机关涉及的职权划分问题,我们积极对接烟台海警机构,建立工作联系,在日常渔政执法过程中,一旦发现涉嫌犯罪行为,第一时间通报海警机构赶赴现场,便于收集和固定违法犯罪证据,开展刑事侦查。”莱州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大队大队长宋占顺说。
据介绍,2018年该大队依据《刑法》第三百四十条“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的规定,对涉嫌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32艘渔业船舶和253名涉案人员依据“行刑衔接”制度向公安机关进行了刑事移交,形成渔政执法的强大震慑。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力农集团精彩亮相第六届国际牛羊肉产业大会
- 下一篇:宣州:开启生态农业“淘金”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