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马铃薯鲜食玉米产业富民(2)
时间:2019-07-15 17:23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自然条件优越,提升品质和产量。克山县地处第三积温带,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大豆营养物质的积累。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的自然条件,为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了最为优质的加工原料。所生产的鲜食玉米皮薄浆满、口感极佳,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胡萝卜素、亚油酸等营养成分,集中了水果和谷物的优质特性。
突出农业化优势,保证口感和质量。在种植方式上,甜玉米均为200亩以上规模连片种植,推广应用“深松、覆膜、大垄、良种、防病”标准化栽培模式,全程机械化生产,实现了从采摘到加工严格控制在2小时以内,有效保证了鲜食玉米从形状、颜色到口感、营养的最佳品质。
2018年,新上8条鲜食玉米加工生产线,已建成4条、在建4条,全部建成投产后,全县鲜食玉米加工生产线将达到15条,加工能力可达27.65万吨,成为我省鲜食玉米加工能力最大的县份。鲜食玉米产品远销双汇集团、鼎晨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并出口到日本国和东南亚地区。目前,该县正在与龙头企业江苏鹏鹞集团洽谈,计划整合县内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塑造县域品牌,打造产业集群,推动鲜食玉米产业提档升级。
强化政策引导,打造优良发展环境。为加快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克山县研究制定鲜食玉米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鲜食玉米产业实施方案》,明晰了产业定位和发展路径;制定实施《克山县支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优惠政策》,在土地供给、资金奖励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全方位支持;加强技术支撑,建立全省首家黑土保护院士工作站,重点开展耕作栽培、质量提升、农药减施、肥料利用、坡耕地治理等地力提升试验示范,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宣传推介,争取行业话语权。2018年3月13日,全国鲜食玉米大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克山县在大会上就克山县鲜食玉米产业发展进行专题招商推介,克山“鲜食玉米产业合作社+企业运营模式”在业内引起了轰动效应并受到广泛关注。在北京举办的第25届中国鲜食玉米、速冻果蔬大会上,克山县获得全国唯一的鲜食玉米产业“基地建设奖”;仁发农业、长明食品两家公司被评为“全国鲜食玉米产业加工企业三十强”。
2019年,是克山县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克山县委县政府将举全县之力,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对鲜食玉米投资项目开出“绿色通道”、实行“绿卡”保护,推动产业大发展、快发展,全力向东北地区最大鲜食玉米产业生产加工基地的宏伟目标迈进。
全面擦亮高蛋白大豆产业品牌
克山县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腹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克山县独有的高蛋白大豆种植优势,出产的大豆颗粒饱满、质地坚实,大豆蛋白质含量更高于其他产区,大豆产业是克山县重点打造的立县主导产业之一,克山县先后被评为国家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大豆)试点县、中国高蛋白大豆之乡。
技术实力雄厚。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地处克山,该院培育的克山1号高蛋白大豆,蛋白含量达42%以上。克山县建有县农技中心、乡农业站、村种田能手组成完善的农业科技体系,企业所需各类原料都能及时提供适时配套服务。同时,克山县建立了县有科技示范田、乡有高产示范基地、村有高产攻关田的示范体系,农业生产标准化率达到60%以上,当前较为先进的农业适用生产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规模化基础好。克山县拥有大型现代农机合作社48个,其中千万元以上31个,合作社田间机械化率达到99.2%,拥有各类种植合作社264个、千亩以上种植大户276个、家庭农场14个,规模经营土地280万亩,全部实行大机械全程标准化作业和专用品种种植,为大豆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奠定了基础。建立了以县、乡、村、科技示范户四级农技推广体系,大豆种植实行全程科技包保,探索推广了大豆双条密植、大垄密植、垄三栽培等先进栽培模式,大豆单产可达350斤/亩。实现,大豆单产和品质的“双提升”。
组织化程度强。克山县探索建立的企业领办、集体领办和能人领办等合作社为全省重点推广的三种模式,其中昆丰大豆专业合作社为全省最大,规模经营土地230万亩。各类专业合作社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层次,大豆作物通过合作社全部实现了统一种植、统一销售、订单生产、组织化生产、专业化发展,众多合作社完全可以按企业要求组织生产、调整结构、提供最优质原料。同时,在克山县依托高度组织化合作社,企业的原料订单种植具备了更可靠的法律保障。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洛阳:他返乡种菜带乡亲致富
- 下一篇:景宁县助推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