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冷鲜肉”成为百姓餐桌的常客 河南科技学院新技术破解“上桌”难(2)
时间:2019-07-05 17:53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据介绍,该项目由河南科技学院牵头,联合省内肉类研究最具实力的高校(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研究院(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和企业(漯河双汇肉业有限公司、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永达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河南大用实业有限公司)及国内同行业的知名技术专家为主要技术支撑进行联合攻关,项目研究人员中有教授9人、副教授10人、高级工程师5人、讲师及实验师4人、工程师4人,其中16人具有博士学位;技术力量雄厚,人员年龄结构及职称结构合理,充分体现产学研联合攻关的运行模式,实现“零距离”的技术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运行机制。
目前该项目已经申报“ 一种用于肉鸡胴体减菌处理的复合生物保鲜剂及其应用” “ 一种鸡肉成熟调控技术”“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线检测鸡肉微生物含量中的应用”“一种冷冻猪肉的快速解冻技术”等专利24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16篇;通过省级科技成果评价8项,出版专著6部,已制订发布河南省地方标准2项,制定企业标准3项,获批“冷却肉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项。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分别建立冷鲜肉喷淋减菌、保鲜护色到快速排酸示范生产线和冷鲜肉贮藏、运输、销售、全冷链控制示范生产线。”河南科技学院博士赵圣明说,该项目同时建立了两个生产标准体系,分别是冷鲜肉的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冷鲜肉的危害因子风险防控体系。
此外,形成了一种技术方法,即低温高湿、微波高效快速解冻减损技术。
【展望】
冷鲜肉等技术突破促进产业升级
“本项目的实施,将显著提高冷鲜肉加工技术以及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同时提升相关企业国际竞争力,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赵圣明告诉大河网记者,项目实施后,冷鲜肉产品的货架期已经进一步延长,产品冷却损耗显著降低,年新增产值可达2亿元。
其次,通过示范改造,企业产能、生产效率及质量安全性都得到有效提升,如项目已形成冷鲜肉宰后雾化喷淋及保鲜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1个,年生产冷鲜肉达到1.6万吨,推动我国冷鲜肉产业消费结构的调整,并加快技术体系创新和应用,提高我国肉类行业总体技术水平。
“近几年来,国内冷鲜肉消费已成为鲜肉类消费的主流,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南京农业大学肉类专家黄明教授介绍说,该项目集成了先进的冷鲜肉生产技术、建立了科学的生产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为冷鲜肉类生产企业技术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应用前景广阔。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吴忠市利通区引种黄花菜进入全面采摘期
- 下一篇:我科学家成功实现牦牛无角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