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名茶虽然多 选择却犯难(2)

  徐海玉认为,在制茶工艺上,应当给现代化的制茶设备设定科学的杀青温度、时间、焙火等工艺参数,实现高质量的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在品质控制上,产品上市前应当设置农残检测、精选程序,确保茶叶的安全性和洁净度。

 

  中国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贵卿认为,茶企要重视茶叶检测工作与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实验检测中心,运用气相色谱仪等各种检验设备,及时做农残、微生物、重金属检测,对标国家标准来生产好茶。

 

  培育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以创新、富有活力的产品形象,推动中国茶向时尚化、品牌化转变

 

  “线上网购也好,线下实体店也罢,都感觉品种太多,真不知道选什么茶才好。”这是很多人选购茶叶时的困惑。

 

  “我国茶叶生产和消费的地域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公共品牌很响,企业品牌没有跟上,‘有名茶、无名牌’的短板始终困扰着茶产业的发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说。

 

  我国各地不乏名茶。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安化黑茶、蒙顶山茶、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普洱茶、黄山毛峰、武夷岩茶、都匀毛尖曾被评为“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都是响当当的公共地理标志产品。但细化到具体企业,90%以上的茶企年销售额不足500万元,全国百强茶企销售额仅占全国茶叶销售总额的12%。

 

  “企业必须主动作为。”陈栋认为,要把产业集群作为撬动品牌建设的重要杠杆,把企业作为品牌建设的主体,走出重品类、轻品牌的误区,培育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有效整合区域产业资源,促进整个产业链转型升级。

 

  “要做强做大中国茶产业,必须在标准化和品牌化上下功夫,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一个强大、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徐海玉认为,要细分不同需求,针对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创新、富有活力的产品形象,推动中国茶向时尚化、品牌化转变。

 

  王庆认为,引导企业做大品牌,既要靠市场,也要靠政府推动,有关部门要做好政策、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工作。“希望各地抓住发展机遇,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兼具传统口味与时代特色的好茶,为人们饮茶、品茶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选择。”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