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内蒙古警方发布9起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典型案例(2)

  2018年11月19日,通辽市科左中旗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与科左中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联合执法过程中对科左中旗绿豆芽工厂进行重点检查,检查中发现绿豆芽工厂内存在无根素、诺氟沙星胶囊、84消毒液等药物。并当场扣押33瓶无根水,27板诺氟沙星胶囊。发现数十瓶84消毒液空瓶,查封1万斤左右豆芽,随后警方将8份抽样送到北京进行检验。鉴定结果为,豆芽含有4-氯苯氧乙酸、6-苄基腺嘌呤等国家禁止使用的化学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其行为已构成犯罪。

 

  2018年12月5日,科左中旗公安局立案,同时对犯罪嫌疑人董某、张某等人刑拘。12月14日,对董某、张某等人执行逮捕。目前,该案已经移送起诉。

 

  案例七:捣毁销售假酒窝点36个

 

  2017年10月初,兴安盟突泉县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在工作中发现,突泉镇富家酒类经销商店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牛栏山陈酿,库存有假冒注册商标的牛栏山白酒572件。同年11月10日,突泉县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对此立案侦查。经查,犯罪嫌疑人富某与其弟弟富某某共同销售的假冒注册商标的牛栏山陈酿是他们于2017年7月末从吉林省松原市赵某、杨某夫妻二人手中购得。赵某、杨某夫妻销售的白酒又是通过微信从北京市一名男子手中进货。该北京男子在北京市丰台区大灰厂路附近一家作访内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牛栏山陈酿。

 

  该案自2017年11月10日立案以来,专案组多次辗转北京市、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辽宁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等20余各省,30多个市,行程8万余公里,捣毁制造假冒注册商标的牛栏山白酒窝点6个,捣毁制造牛栏山牌白酒外包装箱窝点1个,捣毁销售假冒牛栏山牌白酒商标标识窝点1个,捣毁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牛栏山白酒窝点36个,涉及金额达2000多万元。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4人,刑事拘留65人,直接取保候审11人,移送起诉9人。

 

  案例八:朋友圈卖假减肥药

 

  2018年3月,兴安盟科右中旗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兴安盟突泉县人魏某经常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一款名为“中药速效溶脂胶囊”的减肥药品广告,并且还进行销售。民警经过调查,发现这款减肥药无生产厂商、无生产批号等信息。同年4月,经自治区药品检验研究院检验鉴定,送检的48批次药品及减肥产品含西布曲明、酚酞等成分,认定为假药。

 

  截至目前,警方已扣押涉案用于生产假药的设备10台,及“西布曲明”、“酚酞”等原材料243公斤,其它原材料300公斤。扣押“JS中药速效溶脂胶囊”等成品假药胶囊280万余粒,假药药片150万余粒,散装胶囊壳1100万余粒,外包装袋270万余个,各类假药宣传单100万余份。扣押涉案车辆7辆,作案手机100余部、银行卡130余张。

 

  该案涉案金额3.7亿元,案件线索涉及内蒙古、北京、上海、辽宁、吉林、天津、河南、新疆、西藏等30个省市、自治区, 被列为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7人,其中9人已移送起诉。

 

  案例九:父子制售假酒

 

  2018年4月初,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公安局食药环侦大队接到报案群众报案,称在乌兰浩特市周边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假冒牛栏山牌白酒。民警经过初查确定报案属实,并于当年6月1日立案,成功抓捕犯罪嫌疑人李某江。通过李某江进一步确定了其上一级销售商河北籍人员李某强、李某强的上一级湖北籍女子陈某及其父亲陈某功。

 

  在掌握大量事实证据后,专案组于当年8月16日对李某强实施了抓捕,8月23日抓获了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出租房内的陈某父女,并在房东张某家中搜查出了大量制造假冒牛栏山牌白酒的瓶盖、商标等物品。最终查实,张某及其父亲张某明制造假酒,陈某功、张某等人为其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推销给全国各省经销商,再由省级经销商向下逐级推销。

 

  截至目前,该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刑事拘留2人,捣毁制假窝点1个,现场查获“牛栏山陈酿”150箱,每箱12瓶,共计1800瓶、灌装机1台、封盖机1台、贴标机1台、白酒生产线一条、香料20桶、散装95度酒精一罐、牛栏山商标4万枚、酒瓶6000个、胶带6盘、外包装箱2200个,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案件线索涉及全国10余省20余市。目前,此案已移送起诉。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